赛斯身心灵-中国最大的身心灵成长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2|回复: 0

“内在的小孩”没有跟我们一起长大!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 0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述个案我们“内在的小孩”没有跟我们一起长大!

  一、内在的小孩

  心理学所说的“内在的小孩”来自于儿童式的不安全感。  

  我们长出了成人的身体,受过高等的教育,发展出相当的智力,又学习到某些工作的技能,但那内在的小孩还呆在我们幼年的创伤里,躲在过多被威胁或过度受保护的经验里。 这个小孩内心充满恐惧,眼光流露出不安,对事物的理解渗透了非理性的因素,对人与事做出的反应是逃避的和自我防御的。 这个小孩,它的行为动机是寻求舒适与安慰,它的行动倾向是逃回到过去,甚至退行到母腹里。他不让我们面对现实(因为没有绝对保障),它阻碍我们成为自己(因为不够完美),它拒不接受事情的后果(因为不合心意),它要求成为关注的中心(最好变成上帝,有天使环绕着唱赞美诗)。受到极深的不安全感的控制,它用儿童的奇幻思维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可怖的世界,用象征的方式在事物之间建立一种神秘莫测的恐惧关联。
二、生命存在的目的  

人性的两个基本倾向:追求舒适的逃避倾向,渴望成长的直面倾向。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中,总有各种文化因素对其内部的这两个基本倾向发生作用,或助长其逃避本能,或促进其成长需求。考察前述个案的家庭环境:父亲的粗暴给个案带来过多威胁,母亲的过度保护又造成个案的心理依赖。家,既是当事人因为恐惧而试图逃离的地方,又是她出于依赖而用来逃避精神成长的舒适区。  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都把我们当成小孩子,使我们有空间不去长大,我们也更有理由不去面对和承担成长的困难。而且,有些能干的父母甚至一直在为子女安排一系列的人生。几乎可以说为子女创造了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母腹”,使子女与她维持着一种共生体关系,不能在精神成长上实现与母体的分离,从而长成自己。而父母亲很有可能意识不到这些,他们确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子女好,都是出于“爱”。但这样的“爱”所创造的条件不能让生命长大。很多时候我们的内部却有成长的渴望,它如此强烈,但走出舒适区是如此困难,因为,我们内心有一个担惊受怕的孩子。所以,当我们带领内在小孩成长时,我们生命内部那些被压抑的资源就会涌现出来,我们的生命才能如花绽放。因为,生命存在的最终目的是成长,而关注内在小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生命成长。

 三、内在的关系模式——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父母  

  情商比智商重要已成公论。

  情商是什么?是性格,是人格,而人格是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实际上远比这些知识重要。  假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和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

  所以,父母应切记,与孩子的关系,才是压倒性的关键所在。

  新精神分析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这个关系模式,用简单而形象的解释,那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在6岁前建立。所谓“内在的小孩”,其实就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内化。所谓“内在的父母”,则是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内化。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现实关系的内化。  
1、衡量亲子关系模式的质量——爱和自由

自由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做起来并不难。当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替他完成,更不要限制他。

  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还要给予同等重要的爱。

  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相反,假若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理解了,才能接受。谈到接受,罗杰斯认为,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才能令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上来。

  本来,他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去爬10米远拿一个玩具的。但现在,他不去拿那个玩具,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会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2、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关系的平衡性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关系的两极——“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同

等重要,假若关系中一极过分强大,而另一极过分虚弱,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关系的平衡性非常重要。  若父母溺爱孩子,那么这个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过于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会过分强大,“内在的父母”就会沦为“内在的小孩”实现自己的欲望或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简单说,这个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会乐意和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人建立关系,因为这个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即便他意识到这样做不好而想改变,也很艰难。因痴迷刘德华而闻名的杨丽娟就是这样的例子。

  爱,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字之一。但什么是爱呢?爱就是自爱和爱别人。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杨丽娟的内在关系严重失衡,只有“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而没有“内在的小孩”尊重“内在的父母”,所以她也就没有爱父母和爱别人的能力。  相应的,杨丽娟的父亲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可能恰恰相反,也是严重失衡,但却是“内在的父母”极其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却被严重忽视。于是,他成了一个能爱别人但不能自爱的人,这个逻辑发展到极点,就是他为了满足女儿的不合理需求,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3、孩子忍受不了分分合合——关系模式的稳定性

  一些父母,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他们本来是好父亲和好母亲。然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局限,或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幼小时,他们不断与孩子分分合合,最终令内在的关系模式极不稳定,而这个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一位男士,他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既没有知己朋友,又没有恋人,而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爱他又从不过分干涉他的自由。后来,在心理医生面前,他说他脑子里经常有一个画面:他从一辆轿车中奔入另一辆轿车。  经过回忆,答案映现了出来。原来,他父母事业都很成功,他出生后,父母谁都不能天天守护他,又不愿请保姆照料他,于是谁有时间谁照顾,没有时间时,就把他转给亲戚。因为他们家族都有钱,大家都有车,所以他小时候经常被亲人从一辆轿车转到另一辆轿车。 亲人们虽然都对他很好,但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无法承受不断地分分合合的,也因为此,他小时候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这对一个3岁的孩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伤痛。  有时,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年轻的父母太忙了,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时间宽松了,再把孩子接回来,忙了,再送走。这样会对孩子造成难以

逆转的伤害,总是经历分分合合的孩子,长大后在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  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诉求是成为自己,而最容易对这一根本性的生命诉求造成阻碍的,就是关系,尤其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

  通过上述,我们看到,父母与孩子的良好关系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爱。  

  第二,要有自由。

  第三,关系要平衡。

  第四,关系要稳定。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孩子就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陷,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四、内在关系中的投射与认同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应切记,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

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一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不断与别人玩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并改变。有时候,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隐秘,以至于我们很难发觉。
  有一女子,她很漂亮,旁边一个小女孩称赞她说:“姐姐,你好漂亮啊!”
  这个女子温柔地抚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发,用很好听的声音对她说:“小妹妹,你也很漂亮啊!”
  她说得看似很真诚,但接下来,她不经意但又极自然地补充了一句:“小妹妹,你脸上这里有一个雀斑啊!”
  这句话令小女孩很受伤,她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这句不经意的话表明,这个女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有一些问题。在与这个小女孩的关系中,她要在相貌上保持一个优势。那么,大致可以推测,在她内在的关系上,只怕她与一个重要的女性亲人——譬如姐姐或妹妹,也有可能是妈妈——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令她无法坦然欣赏其他女子的优点,而总要有意无意地去打压对方。
  假若不留意这个细节,这个女子看上去是很可人的,她不仅漂亮,并且非常会说话,能力也非常出色。然而,尽管她看上去会很用心地对待你,但你总

会感觉她有一些说不出的东西会时不时刺痛你一下,这些说不出的东西,应该正是来自被她压抑的“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
  她指出小女孩脸上的雀斑,也许并非是有意的,而更可能的是源自“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的投射。
  那个小女孩被这个投射给击中了,她认同了这个投射,于是很受伤。如果她足够成熟,审视一下这个女子的内在关系,她会明白,这个投射首先反映的是这个女子内心的问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她能在相当的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受伤,相反还可能对她生出一些同情,知道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和谐才忍不住这样做。
    同样,我们在认识自己时,也应学着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以便更好了解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譬如,这个女子,假若她能审视一下她自己的内在的关系,她就能懂得,自己忍不住地指出那个小女孩脸上的一个雀斑,其实反映的是自己心灵深处的“雀斑”。
五、内在小孩疗法

  “内在小孩疗法” 是心理学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疗法。主要治疗目标在于提升人的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与自我抚慰的能力。  心理治疗领域最早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是卡尔·容格, 内在小孩的概念类似
于“赤子之心”。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隐含地认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气,导致逐渐与内在小孩分离,造成情绪的问题。因此应找寻一个适当的情境,重新创造我们在孩提时所曾有过的感受(尤其是与父母相处的感受),以便能有回家的感觉。 除了强调其是活在内心的小孩,容格更以圣童来说明内在小孩在人的心灵意识中的地位,容格认为内在小孩是从潜意识,人类本性的深处所诞生,而意识对他一无所知,他代表的是所有存在中最强大的冲动,努力地想了解自己,而这种想要自我了解的力量是一种自然律,因此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 对容格而言,圣童象征着未来的希望、幼小的心灵、生命的潜力以及自我的新生,但同时也很轻浮妄动,乐天顽皮,以及永远不以长大成熟为目标。  换句话说,所谓回归内在的赤子之心,可以是变得更自由、开创、有活力,但也可能变得撒野、忽视他人与逃避责任,而让圣童往好或往坏的方向变化,其关键就在母亲原型,若能处理好圣童原型与母亲原型间的依赖与独立议题,才能发展圣童的正向灵性经验。如果过度认同圣童原型又忽略了与母亲原型的关系,可能导致个人拒绝长大,逃避成人世界的现实与责任。
六、爱自己,看顾自己的内在小孩

  今天,让我进入我心灵的内在,
  与我内在的小孩团聚。
听着柔和的音乐,
  我闭上眼睛,让全身放松,
  让我的头放松地垂下,
  让身体轻松地挨着椅子,
  让手轻轻地垂下。
我进入内心深处,
在我生命很长的一段时间,
我都忽略自己的心声、呼声,
今天,我盼望,
盼望着与我的内在小孩团聚。
我知道,和童年的我,心会是相通的,
我,看到了,在玩耍的童年的我,
他在我眼中逐渐清晰,
我看着他开心的脸,他跑过来邀我一起来玩,
我拖着他的手走过去,
和他快乐地玩了起来,
我看见他笑得非常开心。
我对他说,我就是他多年之后的样子,
这么多年中经历了很多学习和成长,力量也更强大了,
现在回来帮助他,给他支持、给他保护,
让他更开心、更成功地走他未来的路。

他听了,带我去另外一个地方,
 他跑了过去,我去找……
 在那里,
 我看到童年另外一个时候的我,
 一个不开心的我,他在那个地方偷偷地哭,小声地哭,

我上去把他用力地抱着,安慰着他,

他放声哭了起来,我也伤心地流下眼泪,也哭了起来,

他尽情地哭着,我让他把痛苦说出来,
 我愿意耐心地听他,我不会责备他,我会保护他,
无论怎么样,我都会那么地爱他,

他跟我说,说他的痛苦伤心,我细心地听每句话,每个词,

听一句我也回应一句,跟他说,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看法,
 我们说了很多……
 说了很多……

感受我们两人连在一起的力量,
 那份力量使我们更为完整、更能处理人生中需要处理的事。

我对小孩说:“我俩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一同快快乐乐地在人生中前进。”
 然后,感觉两人融合在一起。

 这个时候,童年的我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家人、亲人,
 也走了过来,我们紧紧地拥在一起,

他的心情渐渐好起来了,

他其实知道我会来,跑去自己的房里,

他已经偷偷地给我准备一份神秘的礼物,
 拿出来,走到我面前,送到我手上,我很意外地收到这礼物,
 很开心地看了又看,
 我也拿出一份礼物,回赠给他,

他高兴地接过去,和我说,谢谢!

  让我们带着和内在小孩在一起感受到的爱,
  慢慢的回到我们的生活中,
  让这份爱时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慢慢地清醒过来。
七、尾声

当你初次见到你的内在小孩时,你可能会觉得羞耻、害怕。其实正因如此,你的内在小孩才被长久地遗弃在那儿的。现在,感受他,拥抱他,不管他多么不堪,因为那是你自己。
看顾自己的内在小孩,让他知道,成年的你会永远守在他身边,帮他洗净被抛弃、被忽视、受虐待、被困之苦。告诉他,虽然身边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弃他而去,而你永远不会离开他。
由于我们的内在小孩可能是在不同的年龄被遗弃,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爱护自己,是我们能给予内在小孩的最好的看顾。因为自我痛惜和自我照顾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心态,当别人对不起我们时,至少我们自己对得起自己。当别人无暇、不愿或不能给我们
温暖时,收拾起哀怨愤恨,给自己一个深厚的拥抱。
一旦我们认领并爱护了我们体内那名受伤的小孩,他会成为我们生命重生与活力的源泉。心理学家荣格将其称为“奇妙之子”一一他才是我们探索、敬畏与创造性本质的内在潜能。

建议你花多些时间学习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当然,如果有机会,也可以找专业人员协助,相信对疗愈受伤的内在小孩会大有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历史今日|微信绑定|小黑屋|手机版|金融中心|赛斯身心灵

GMT+8, 2024-12-22 21:22 , Processed in 0.0704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