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致缺乏自爱的原因
缺乏自爱的原因很多。很少只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大多是同时由几种原因引起的。 两种主要原因几乎可在每一个人身上找到;一个小时候得不到爱的人,就不可能有透过爱的眼睛被人们所认识、接受的体验。结果是,这类人由于有了得不到爱、不为人所认识和接受的体验,从而也没有学会认识自己和接受自己。 最基本的体验:非爱爱是一种意识形态,要求有一个持久的意会过程。可是许多父母亲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还没走得这么远,去追求这种形态,因而还不能去爱他们的孩子。同样,只有少数父母给予自己的小孩绝对的支持。极少数的人小时候有爱的体验,有的只在很短的时间或瞬间,父母双亲或者只有母亲或父亲给自己的孩子以绝对的支持。 一个孩子要学会自爱,就需要被爱的体验,因为如果没有这种体验,那么他就既不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在各个方面顺其自然地发展。同样,一个孩子需要被人认识、被人接受的体验,从而学会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被爱的感受,没有每时每刻都值得爱的把握,他就会看轻自己。他就不再敢经历以及表达家长认为“坏”的东西,使自己更加适应家长的愿望和想法。 父母的谎言 除了上述这种最基本的体验外,孩子还不允许察觉也不允许揭露父母有关爱自己孩子的谎言。这一点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是忌讳的。孩子在惩罚-不管是何种方式-的威胁下,再也不提到这一点。 由于大多数小孩遵守这一禁令,把非爱从自己的视野中渐渐抹去-即使他们受到虐待-他们不但没看到非爱,还视之为爱,因而他们背离了自己内在的真实,从而也背离了自己。后果他们丧失了自己的一部分,因而往往迷失在错误的事情或方向中-物质主义、极端主义等等-或者成为信奉某种意识形态的一个派别的成员等等。 由于这种抹去,使得我们寻找充满爱的、健康的交往的主管器官失灵了,使得我们小时候或年轻时,以及成年后对非爱视而不见。这让我们一再得到很多令人失望的体验。 自我闭锁 缺乏自爱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个人在小时候、年轻时或长大后闭锁自己,因为他: 不愿感受因缺少家长的爱而引起的痛苦; 认为无法忍受别的痛苦,无法忍受软弱无力的感觉; 不想感受一种体验,例如受虐待-不管是肉体上还是心理上; 想避开事物或人们; 不想看到自己的问题、无能或弱点及其阴暗面的某个部分; 不愿学会某些心理调节能力, 比如释放情绪-尤其在生离死别的时候。 这种行为大多在成年后得到巩固,僵化成一种不愿去认识的行为,尤其是涉及到自身的事情。作为“平衡”,他建立起一种牢固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没人可以“侵犯”和怀疑。其结果是,他越来越少去认识自己,从而也不能爱自己。 品行不端 缺乏自爱的又一个原因要从这方面去找:我们在小时候就不得不从学习中知道,并非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没有问题,或者说我们在某些地方品行不端。 如果我们做了某一件事,感受到某一件事或者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待人接物,使我们周围的人根据他们的价值观觉得不喜欢,或者使他们有麻烦时,不是我们的表达就是我们整个人被称为“坏”或品行不端。为了避免别人品头论足,我们开始自我评价或自我批判,使自己适应大方向,不再让人产生品行不端的感觉。 自身的阴暗面 一个小孩为了成为人们所确定的那样,即在别人眼里看来是不错的小孩,就会不可避免地把一切没有被评价为“好”的东西抛掉。他开始否定自己,压制自己;他否认自己的感情、思想、看法和行为方式,抑制或渐渐地抹去自己的内心状况,或不愿感受自己的内心状况。 这样黑点就一个个地发展起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而成阴暗面。在这个阴暗面里隐藏着一切人们不愿向自己和别人表露的东西。这部分东西,这些人自己也不喜欢。 可是人们只能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来爱,爱不能割裂或分割开来,这个阴暗面极大地阻碍了自爱。 同时,一个不表露自己或不敢表露自己的人,往往不重视自己。 不容纳自己不容纳自己的后果:就是一个人学会了在许多方面不接受自己。这一点通过他对自己的评价(这个评价是他从别人那儿乖乖学来的)得到了加深;这一评价在他身上引起了如此糟糕的感觉,以至于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正视自己。这会导致他使自己不断地变坏或者在许多方面自暴自弃。 当然,不容纳自己也可能是一种诡计,用来防止别人对自己作出反应。它也可能是为自己不“能”正视自己或不爱自己的一种辩护,或者是不需学习的一种借口。 不想学习不想学习也是缺乏自爱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因为如果一个人不从生活中学点什么或者常常抗拒学习的话, 那么他总会对自己有点失望,觉得百无聊赖,毫无目标,因此也不会真正容纳自己。这样又导致了同一后果;他不自爱。 自私自利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并不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他宁可把自己视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为了使自己在自己及别人面前过得不错,他当然得压制、隐藏以及抹去许多东西。此外他很容易得到自爱的假象,因为他往往围着自己转。 由于自私自利阻碍了一个人的发展, 他就不能迈向自爱, 不愿意认识自已 人们为什么不自爱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在构成自己的所有方面不认识自己,或者更确切地说,不愿意认识自己。这是由于我们小时候没有为爱的眼睛所认识,因而没有学会把目光对准自己,把自己或别人在自己身上看到的一切视为好的,值得爱的。因为只有充满爱心的父母才会认识孩子的一切,对孩子作出反应,而不用“好”和“坏”来对孩子加以评价,也不贬低孩子,认为他们品行不端。同时父母保持着对孩子的关爱,即使是在生气或伤心的时候。在这种气氛下孩子才能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 没有爱心的父母只看到孩子身上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当孩子正好是父母不希望的那样,比如吵闹、调皮捣蛋或任性时,父母就用这种教育方式来处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品行不端,不值得爱。同时他们往往也不再给孩子以关爱。 孩子身上因此就不会培养起最基本的感觉-不管这个孩子实际怎么样-品行端正,可爱。相反,孩子相信只有符合别人的期望他才是个好孩子;其他的一切都不允许表露出来,有时甚至连在心里有这种感觉都不行,比如当他妒忌的时候,当他认为自己对的时候。这样的话,他就不能学会经历人生的一切,认识自己的一切。同时,他培养了自己的一个符合周围人的价值观的形象(本我),并依此行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开始自我控制,只表露符合这一形象的东西。这个形象久而久之固定下来,从而使已成年的他很难接受其他认识自己的方式。 当一个人由于受到的教育,缺乏在每种情况下认为自己对或可爱的土壤时,他难以在自己的各个方面认识自己。因而他宁可不正视自己,相反却封闭自己,拒绝比如在自己身上出现“不符合期望”的东西,或者对应该看到的东西加以否认、否定,甚至排斥。这样,他越来越少地认识自己,最终失去了自爱的基础。 你可以 在自己的人生中 扮演主角 或一个配角- 完全随你所愿。 2. 阻碍自爱的一切因素 一切阻碍自爱的因素归根到底就是阻碍一个人去认识自己,或者在某种方式下限制或削减他的表达,或者迫使他从外部或自身对自己加以掩饰、伪装,或压制自己想要说的话-不管是由哪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方式所决定的。另外,角色和规范也导致人们不去正视自己。此外,人们对待自己的方式也是阻碍人们自爱的一个因素。 既然如此,人们怎么会去爱自己看不到或几乎看不到的东西呢?人们怎么会看到不允许表露的东西呢?这就是说,人们只能从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允许感受和表露的东西,或者至少知道其存在-也就是人们正在感觉、想像或在自己身上感受到的东西。因此,自爱与一个人的活力紧密相连。一个人越恬跃-我指的不是玩得积极-他就越有可能做到自爱。 行为方式 每种旨在不去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不了解自己或不让自己了解事物的行为,诸如: 抵制; 否认; 掩饰; 假装。 所有阻止别人认识我们的诡计和一切走向封闭的行为方式; 冷酷无情; 不愿去感受; 不愿表现自己; 一贯正确; 争斗; 只想到自己; 唯利是图; 自私自利。 都会导致越来越远离自爱。 角 色 每种不负责任的角色同样也阻碍了自爱。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导致自己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为了维持这种内心的自我欺骗,他必须使自己变得局部失明,从而使他在自己和别人面前封闭起一部分。这自然是以其内心的明了和自己的活力为代价的。因为如果他在扮演的角色中真正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意识到前因后果或自己的责任心,他就不能在自己面前对所扮演的角色承担责任,或者他通过认识达到另一种行为态度。 有形形色色不负责任的角色, 例如以下的受害者角色: 失败者; 吃亏者; 受害者; 受歧视者; 小孩; 病人; 弱者; 笨蛋。 这类受害者的角色,其特点是自己从不在所经历的事情中去寻找关系,而一直从自己以外寻找原因;他找不到伙伴,其原因并不从自己身上找,而是“因为再也没有好的伙伴了”或者没有人要他。他这样或那样,“责任”总是在外部。 他最好的借口是:“我不能……” 他很容易追究别人:“你没有足够地重视我,所以我这么好攻击”等等。 要是他有责任心的话,就会们心自问:我身上有什么东西使我无吸引力甚至得罪伙伴?这样的话,他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真实,因此而有进步。 举个例子:我们假定有个人进入了“病人”这一受害者的角色-说是个角色,是因为他尽管有“病”,可是既不去搞清楚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使他不舒服,这种疾病与他有什么关系,也不真正去关心自己的身体,使之痊愈。他唯一做的事情是:受苦并抱怨自己的“命运”。 这类受害者角色的反面是强权角色; 暴君; 勒索者; 拒绝者; 自私自利者(可能属于这类-但不一定是)。 这些“滥用权力者”掩盖自己内心的问题;他们外强中干,只有通过采取强权的方式-不管是以拒绝的形式(说不),还是用肉体或心理上的暴力,抑或依靠金钱、工作和宠爱的手段-才能艰难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们对自己的冷酷无情以及所做事情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给别人带来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 比方说,要是一个暴君看到只有通过暴力才能实现他的目标,同时也看到这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的话,他当然就不能在自己面前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如果他不想放弃这一角色的话,他就必须什么都视而不见。 其他的角色还有: 什么都不想要; 无所谓。 其实质也是无责任心。因而必须有人来帮助他,使他说出自己的意愿甚至代替他说出意愿。“无所谓”就是类似这样;并不存在一切都无所谓的人,因为他也要干活,也要挽救人际关系等等。 什么都不想要或无所谓的人,不需要去冒险,因而也不需要承担做错事或受到不佳反应的责任。 许多不愿意承担责任而扮演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的人,大多把责任视为压力和负担。他们害怕面对自己还不能做的事情或自己(和别人)本身不喜欢的东西。 这类角色被用来避开“不舒服”的东西。其后果是:这类人不由自主地成了内心学习和自爱的障碍。 规 范 所有制约性的社会规范,其目的在于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方法待人接物;或者我们不允许怎样行事处世,这限制了人们的生活,因为一个人的情绪经常不同于他应该或必须的那样。 例如: 必须一直有礼貌; 必须一直友好; 必须一直(高雅)可亲; 必须一直富有感情; 必须一直热情。 或者; 不许冷酷无情; 不许富有挑斗性; 不许言而无信。 当一个人愿意屈从这类社会规范时,表明他缺乏自爱。一个自爱的人决不愿意这样。 许多人之所以不放弃这种规范,并进一步地退缩,是因为他们不想被拒绝或得罪别人。 很早-在小时候-就有人教会他们,他们身上的某些部分,如感受、想法和举止是“不好”的,甚至如果他们表露出自己的这些部分,他们就是“不好”的。可是因为没人愿意觉得自己不好,所以他就放弃一切可能会显得是这样的东西。 有些特别倾向使自己变成适应的人,如此长久地禁止自己这种“不适当”的、不想要的、不愿承认的感觉(如愤怒、好斗)或自己的其他部分,直到自己再也感觉不到、再也感受不到为止。这样,这类人收缩了自己,对自己有一部分视而不见 从而失去了与内心真实的联系。 对待自己的方式 你在对待自己时所做的一切: 为了不让自己感受到自己; 不让自己尽情地享受; 为了不表露自己; 为了使自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恣意吃喝; 为了不让自己有个清醒的内心,你不给自己足够的重视; 同时拒绝学习或不想关心自己; 当你同情自己的时候,却不给自己大力的帮助。 这一切,都会使你越来越远离自爱。 那么,如果你想做到自爱的话,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努力去做一切能带动你向前发展,使你更健康、更富有活力的事情。 这还要求你放弃某些特别的行为模式, 比如: 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 不认可自己; 老是把自己说得一塌糊涂; 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使自己的自我价值取决于别人; 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好或更坏; 只在你付出了什么的时候, 才认为自己有价值。 不过,在你做到这一点之前,你必须先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些模式,并且领悟到这是一种对待自己的无情方式。 你把这些至今为止阻碍你自爱的障碍看得越清楚,你就会越早地做到自爱。无论如何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的话,谁来关心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