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一味的委屈自己,不敢做自己,压抑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得到表象的和谐及不快乐的自己。 很多成长团体都会鼓励成员做自己,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许多心理治疗的派别也都强调大多数的心理疾病都和压抑有关,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探讨潜意识压抑的情绪及感受,引导病人去面对及表达内在压抑的愤怒及不满。 因此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在参加完成长团体或激励潜能及自信的课程后,回到家里似乎变了一个人,他会告诉家人之间真实的感觉,也会向家人表达不满级愤怒的情绪,甚至会吓到家人:为什么过去是一个很正常、很温和的人,现在把过去的陈年旧事再翻出来,还爱表示自己曾在那段家人都不复记忆的过去事件中,受到多大的伤害?因此家人会如入五里雾中,搞不清楚状况。而且他的脾气开始变得不好有时甚至伤害到别人。 从小我们的教育告诉了我们:要多为别人着想,在乎别人的感受,要服务周遭的人,带给别人快乐,自己委屈一点没有关系。但久而久之,自己的内心产生很多的不平衡及不满;为何都是我在为别人着想,在乎别人的感受?却没有人体会我的感受,为我着想?也许因此跳到另一个极端,【我】在乎自己的感受,【我】要发泄及表达自己的情绪,【我】要做自己,不再压抑及忽略自己的感受。刚开始这样做很爽,可是,慢慢却伤害到周遭爱我们的亲人及朋友,也会因此自责自己是否太自私了,和家人的冲突变大了,彼此留下不可弥补的伤害。 我们真的可以做自己吗?【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难道不是一种自私及不负责任的做法吗?当我们表达及发泄自己内在真实的情绪时,我们不是会伤害到周围亲近的人吗?可是,当我不敢做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我又会深陷于生命的无力感,尤其当我不断为别人着想,不断在忍耐及付出时,我心中有着巨大的不平衡,也会对周遭的人累积愤怒及不满,周遭的人也完全不明白我的付出及内心的委屈及痛苦。 那到底要怎么办呢?真正的解决之道是:【以在乎及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主,但兼顾别人的感受及加强沟通。】而非【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顾别人的感受。】也不是【永远在乎别人的感受及需求,而忽略自己内在的感受。】如果我们一味的委屈自己,不敢做自己,压抑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得到表象的和谐及不快乐的自己;但如不顾别人的看法及感受,只是自私的在乎自己的感受及一味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我们得到的是一时爽快的自己,冲突的关系及别人的受伤。 如果能做到在乎及尊重自己的感受,先让自己不委屈,适度的表达及沟通,也能兼顾及同理别人的感受,那么我们将会在和谐的互动中,与周遭的人一同成长。 ——以上内容摘自许添盛《安心处方》
|